学习交流
青年,铭记跨越时空的初心
“要做一番伟大的事业,总得在青年时代开始”。奋斗的青春,和党领导全国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伟大征程,底色是一致的。
有些原本习惯沉浸于动漫世界的大学生,却在自习室认真研究起党史;到上海出差的年轻白领,赶第二天一早的飞机,却在深夜前往中共一大会址纪念馆外驻足……生动的场景,标注了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在青年群体中引发的共鸣。
“95年来,我们党取得的所有成就都凝聚着青年的热情和奉献”。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高度评价青年贡献,促人思索党与青年的紧密联系。我们党自创始至今,一直洋溢着一股青春气息,散发着浓厚的“青年气质”。1921年,出席党的一大的13位代表,平均年龄仅28岁,最小的还不满20岁;今天,每四名党员中即有一名青年党员,新发展党员中的青年比例逾八成。这些数字表明,一个历经95年风雨的政党,始终蕴藏着“青年因子”。
曾有西方学者观察中国时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行?”赢得了青年,无疑是一个重要答案。在革命战争年代,有多少青年放弃了物质享受,笃信“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毅然拥抱真理;有多少青年甘洒一腔热血,直至奔赴刑场,也仍然相信远方。如今的青年,也在以自己的方式,回应当年那批年轻人的理想。不久前,一首名为“马克思是个90后”的说唱歌曲,红遍社交网络,便是明证。从“长征七号”的研发实验室、中关村创业大街的咖啡屋直至防汛抗洪的第一线,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无处不活跃着青春的身影。
也有人警示,对中国共产党而言,执政的一大优势是赢得青年,风险则是失去青年。诚哉斯言。作为“整个社会力量中的一部分最积极最有生气的力量”,青年蕴藏着改变与创新的巨大动能,象征着希望和未来。做青年的工作,方式方法很重要,方法对了,就能成为他们的知心人、引路人。例如南京航空航天大学“80后”思想政治课教师徐川,努力把“有意义”的事情讲得“有意思”,深受学生欢迎。赓续“关注青年、关心青年、关爱青年”的传统,不断充实与青年交朋友的空气,我们党就能始终吸引青年、影响青年,永葆青春与生机。
早期青年运动领导人恽代英曾说,“青年最要紧的精神,是要与命运奋斗”。应当看到,每一代青春都有属于自己的烦恼。身处转型期,许多年轻人面临着激烈的社会竞争、高企的生活成本、多元的价值理念。选择空间增加了,焦虑不安也频频敲门。然而,正如哲人所言,“要做一番伟大的事业,总得从青年时代开始”。即便只是一名快递小哥,每日穿行于大街小巷,但认真收送每一个包裹,又何尝不是在为社会增进福利。奋斗的青春,和党领导全国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伟大征程,底色是一致的。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共产党人的初心,就是牺牲小我、为大多数人谋福祉。重温入党誓词,高远的理想令人眼眶浸润。国际歌的旋律响起,对全人类福祉的追寻激荡胸怀。“志之所趋,无远弗届”。坚定不移地跟党走,眼中有远方、心中有阳光、脚下有力量,与境遇奋斗、与时代奋斗、与经验奋斗,广大青年才能跳脱庸常、实现自我,不负“人生之春”。
“到那时,到处都是活跃的创造,到处都是日新月异的进步”。1935年5月,在狱中受尽折磨的方志敏,曾如此憧憬一个“可爱的中国”。中国共产党筚路蓝缕、攻坚克难,已让日月换了新天,正领导人民昂首迈向民族复兴。今日之青年,更当崇仰理想、坚定信念,铭记那份跨越历史时空的初心,以青春与奋斗成就人生之华,共同汇聚起一支浩荡前行的队伍。
《 人民日报 》( 2016年07月08日 05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