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单招
单招生~2025年四川高职单招加分、免试等各类录取照顾政策是如何规定的?
一、高职单招录取照顾如何申报?
答:所有符合条件的考生应当在高职单招网上报名(2025年1月11日至17日)时主动进行申报。
未在规定时间内进行申报的考生,视为自动放弃。
二、地域性加分资格是如何认定的?
答:按照《四川省进一步深化高考加分改革实施方案》、《四川省2025年普通高校招生报名工作细则》有关规定,从2025年起,享受民族地区加分的考生资格条件须符合高中阶段在实施区域内具有连续三年完整户籍、学籍和实际就读经历。不符合上述条件的,均不能享受民族地区加分。
提请考生注意的是,上述规定适用所有考生,即包含应届生、往届生和社会考生。
三、保送、免试录取政策是如何规定的?
答:凡在世界技能组织主办的“世界技能大赛”中获奖的中国国家代表队选手且符合条件者,具备保送至高校深造的资格,即符合我省高考报名条件的中职毕业生可保送至有关高校相应的高职或本科专业。
获得由教育部主办或联办的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三等奖及以上奖项或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主办或联办的省级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一等奖的中等职业学校应届毕业生,和具有高级工或技师资格(或相当职业资格)、获得县级劳动模范先进个人称号的在职在岗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经教育厅核实资格、高等职业学校考核公示后,可由有关高等职业院校免试录取。
获得全国体育比赛(由国家体育总局或教育部组织的青少年单项比赛、分区赛、分项赛、系列赛、全国中学生比赛)前6名,四川省体育比赛(由省体育局或省教育厅组织的省运会、省级单项比赛、省中学生比赛)前3名的考生,可申请录取至1所院校的专科专业。
所有符合保送、免试录取条件的考生和体育比赛获奖考生应参加高职单招报名,并在2025年1月122日12:00前向学校提交《四川省2025年普通高等学校高职单招保送、免试录取申请表》。
招生高校是保送、免试资格审核及体育比赛获奖考试资格认证的主体。经高校初审合格并由省教育考试院会同有关部门审核、公示后,办理录取手续。已确认录取的考生不再参加高职单招考试、普通高考和对口招生考试。
一、全国性加分项目是如何规定的?
答:1.烈士子女加20分;
2.在服役期间荣立二等功以上或被战区(原大军区)以上单位授予荣誉称号的退役军人加20分;
3.自主就业的退役士兵加10分;
4.归侨、归侨子女、华侨子女加5分;
5.台湾省籍(含台湾户籍)考生加5分。
二、地域性加分地区的加分分值是如何规定的?
答:1.攀枝花市东区、西区考生报考部委属、外省属院校时(含艺术体育类),不再加分;报考四川省省属院校时(含艺术体育类)少数民族考生加10分、汉族考生加5分。
2.阿坝州、甘孜州、凉山州,攀枝花市仁和区、米易县、盐边县,泸州市叙永县、古蔺县,绵阳市平武县、北川县,乐山市金口河区、峨边县、马边县,宜宾市珙县、筠连县、兴文县、平山县,达州市宣汉县,雅安市荥经县、汉源县、石棉县、宝兴县的少数民族考生报考部委属、外省属院校时加20分,报考四川省省属院校时加50分;汉族考生报考部委属、外省属院校时加10分,报考四川省省属院校时加25分;少数民族的艺术体育类考生报考部委属、外省属院校时加20分,报考四川省省属院校时加35分,汉族的艺术体育类考生报考部委属、外省属院校时加10分,报考四川省省属院校时加20分。
关于高校属地的解释:我国的高校按照隶属关系,分为部委高校和地方高校。其中,中央部门(或单位)所属高等学校即为中央部委直属高校或中央部署高校,简称部署高校,一般由中央及部委主管。省属院校一般隶属于本省(市、州),由本省教育行政部门或市(州)教育行政部门主管。
三、加分的分值计入哪项成绩?能否累计加分?
答:考生的加分成绩计入文化素质考试科目成绩,认可考生加分后达到文化素质考试和职业技能综合测试最低要求。
考生在成绩公布期间查询成绩和分段统计表均为裸分,在组织统一投档时加分分值计入投档成绩,加分后向学校投档,由学校决定是否录取及拟录取专业。同一考生同时符合多项加分条件时,其分值不能累加,取其中最高一项分值计入投档成绩。
答:三州十七县两区,即:
1.阿坝州、甘孜州、凉山州;
2.攀枝花市:仁和区、米易县、盐边县;
3.泸州市:叙永县、古蔺县;
4.绵阳市:平武县、北川县;
5.乐山市:金口河区、峨边县、马边县;
6.宜宾市:珙县、筠连县、兴文县、屏山县;
7.达州市:宣汉县;
8.雅安市:荥经县、汉源县、石棉县、宝兴县。
考生在高职单招报名时完成免试、保送申报后,还应按照有关要求将《四川省2025年普通高等学校高职单招保送、免试录取申请表》提交相关学校。
加分申报,考生的加分资格由相关部门进行审核。